第一百一十四章 暗流涌动-《过河卒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江湖人显然不甚赞同,又不好直接反驳,只是说道:“反齐大会,反的是大掌教齐玄素,嘿,便是我们这些人也要口称一句‘大掌教’,可见名分已定,深入人心,如今西道门归附在即,恐怕事已难谐,一旦败露,不仅你我难以保全,就连公子也未必能保全身家。”

    儒生脸色一僵,随即恢复正常,冷笑道:“也不尽然,虽然陛下大军仍在江北,但江南民意却是心向帝京,我等上有陛下、国师、程相为依靠,下有江南士绅、巨贾豪强、民间义士为臂助,事还大有可为,兄台怀谨慎之心则可,抱悲观消极之态度则不必。”

    江湖人的脸色晦暗不明,沉默半晌,说道:“我此番只为报答公子的救命之恩,便是搭上性命也无妨,只是其他兄弟还有家小,我却是不能不考虑。”

    儒生说道:“报恩固然重要,可兄台欲全兄弟之义也在情理之中。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,若是此生碌碌无为,潜身缩首,只为苟图衣食,岂能甘心?值此乱世将启之际,正是英雄一展抱负之时,若是此番能出得大力,立得大功,事后朝廷定有封赏,又有公子从中运作,便是一个伯爵之位也能手到擒来。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兄台飞黄腾达,底下的兄弟们同样少不得一个官身,便是不幸身死,也自有人照料后事,给老母发妻封个诰命,给子孙讨一个世职出身,总是不难。”

    江湖人叹息一声:“一将功成万骨枯,我等不知能否看到那一天。”

    儒生笑道:“兄台何必如此!虽然天师如今带甲十万,此诚不可正面掠其锋芒,但其根基不稳,各地道府强行收编官府衙门,许多人改头换面,成了道士灵官,不过是权宜之计,暗中心向朝廷陛下者,不知凡几。只是畏惧齐氏之威,不敢轻易暴露。公子已经派人暗中联络,或晓以大义,或诱以重利,或胁以软肋,或许以官身,因人而异,对症下药,算是卓有成效。只待朝廷大军一到,你这边以江湖义士举事,我那边发动忠义之士里应外合,三管齐下,定让天师的十万大军大败而归。”

    江湖人道:“既然如此,举事却是宜早不宜迟,趁着道府改编时日尚短,尚且能动摇人心,若是时日一久,这些人哪里还记得忠君之义,假作真时真亦假,佯狂难免假成真,他们便也真成了道门之人,我们再去上门游说,说不定他们反手便将我们卖了,用以讨好新主,充作进身之阶。”

    儒生也轻轻点头道:“兄台所言甚是,只是如今朝廷大军未至,仅凭你我之力,太过勉强,还是要安心蛰伏,以待天时。”

    江湖人转而说道:“那都是以后的事情,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这次的聚义盟会,你我再仔细梳理一遍,好生谋划,勿要出什么纰漏。”

    夜色渐深,古庙中一灯如豆,在窗户上映出两个黑影。而在两个黑影的身后,神龛内的五通神逐渐化作一个更大的黑影,张牙舞爪,就如熊熊燃烧的野火一般。

    另一边,小殷已经等得十分不耐烦,先前的稳重消磨殆尽,又固态萌发,终于是拍案而起,大喝一声:“负责接引的人都死到哪里去了!”

    就在此时,屋角有一人站起,是个圆滚滚的大胖子,开口道:“先前你百般维护玉京,齐玄素是你爹吗?”

    这话便是对小殷说的。

    小殷心中暗忖,你还真说对了。

    不过小殷面上不能这么说,反唇相讥:“我不过说了两句公道话,你就抓心挠肺,秦权殊是你爹?”

    两人近乎骂街,不过谁也没有被伤到。

    小殷不必多说,齐玄素本来就是她爹,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,她当然不会觉得挨骂了。

    支持皇帝的人必然要认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,食君之禄,君即尔父,把皇帝视作父亲更是理所当然之事,也不会觉得受到了侮辱。
    第(1/3)页